shǔ

部属


拼音bù shǔ
注音ㄅㄨˋ ㄕㄨˇ

繁体部屬


部属

词语解释

部属[ bù shǔ ]

⒈  部下;下属。

subordinate; follower; troops under one's command;

引证解释

⒈  顺次安排。 《汉书·王商传》:“初,大将军 凤 连昏 杨肜 为 琅邪 太守,其郡有灾害十四,已上。

商 部属按问。”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部属犹差次。差次其属令治之。”

⒉  部下。

唐 韩愈 《荆潭唱和诗序》:“两府之从事与部属之吏,属而和之。”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湘事记》:“湖南 新军编制为第二十五混成协,协统 萧良臣,北人也,部属不尽服从。”
丁玲 《诗人亚洛夫》:“他问:‘懂得了吗?’像一个将军似的望着他的部属。”

⒊  旧指中央六部各司署的属官。

《儒林外史》第三回:“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
清 姚鼐 《张仲絜时文序》:“其后 园仲 以部属外出为知州,不得志,遂自屏不仕。”

国语辞典

部属[ bù shǔ ]

⒈  所统率的官员、士卒。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这时冯琢庵已中了进士,散了部属,寓处就在吏部门口不远。」
《儒林外史·第三回》:「到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殿在三甲,授了部属。」

部下 下属 属下 属员

长官

分字解释


※ "部属"的意思解释、部属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公司的主管*制暴躁,常使部属有动辄得咎的感觉。

2.她有学者的自信,妇女的端庄,身为长官的强悍,作为部属的娇柔,与政客情同兄妹,又和对手视为寇仇,言辞犀利令人望而生畏,却与朋友发嗔撒娇。

3.身为主管,如果对部属意见都充耳不闻,就算不得是位好主管。

4., "事不管大小,皆向领导汇报",这是县府办老前辈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之一,来到了青林镇,他便将这个经验充分发挥。事实证明,这一条经验在乡镇依然管用,至少赵永胜就很喜欢部属汇报工作。

5.因此,指挥员对部属要“赏不逾时,罚不迁例”,一旦发现部属工作中有了成绩,就及时表扬、奖励,不要吝惜你对部属的褒奖和赞美。

6.影响部属最好的办法,是军官本人勇敢、顽强、对胜利充满信心。

7.成功的企业经营所需具备的要素是:热衷于货品的产出,确切熟知产出成品,责任感以及有效地派任职务。经理人员必须能让部属充分发挥自我才能,独立作业以担负份内完全职责;也必须将企业组织内每一个人视为追寻共同目标的一份子。

8.一开始就讲赏惩是犯了先后秩序颠倒的错误,不知事情的轻重缓急,背道而驰的人,他们只配当部属,没有资格做领导者。

9., 这位老板说到做到,雷厉风行的作风,令部属兢兢业业。

10., 负责部机关安全保卫和消防工作,对在京部属单位安全保卫、消防工作进行业务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