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无主


拼音wú zhǔ
注音ㄨˊ ㄓㄨˇ

繁体無主

无主

词语解释

无主[ wú zhǔ ]

⒈  指国无君;军无将。

⒉  指无主祭人。

⒊  指宗庙无木主。

⒋  没有主人。

⒌  谓不由己,无主张。

⒍  指女尚无夫家。

引证解释

⒈  指国无君;军无将。

《书·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
孔 传:“民无君主,则恣情欲,必致祸乱。”
《管子·权修》:“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
《东观汉记·冯异传》:“更始 败亡,天下无主。”
唐 杜牧 《张保皋郑年传》:“大臣杀其王,国乱无主。”

⒉  指无主祭人。

《仪礼·丧服》:“无主者,谓其无祭主者也。”
《礼记·丧大记》:“丧有无后,无无主。”
孔颖达 疏:“若无主则相对宾有闕,故四邻里尹主之,是无得无主也。”

⒊  指宗庙无木主。参见“七庙”、“五庙”。

《礼记·曾子问》:“曾子 问曰:‘古者师行,必以迁庙主行乎?’ 孔子 曰:‘天子巡守,以迁庙主行,载于齐车,言必有尊也。今也取七庙之主以行,则失之矣。当七庙、五庙无虚主。虚主者,唯天子崩,诸侯薨,与去其国,与祫祭於祖,为无主耳。’”

⒋  没有主人。 《吕氏春秋·异用》:“周文王 使人抇池,得死人之骸,吏以闻於 文王。

文王 曰:‘更葬之。’吏曰:‘此无主矣。’”
唐 许棠 《成纪书事》诗之一:“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
《元史·许衡传》:“道有梨,众争取啖之。 衡 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此无主。’ 衡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⒌  谓不由己,无主张。

唐 聂夷中 《送友人归江南》诗:“上国身无主,下第诚可悲。”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苏门孙先生言行》:“忧患恐惧,最怕有所;一有所,则我心无主。古来忠臣孝子、义士悌弟,只是能自作主张。”

⒍  指女尚无夫家。

唐 李翱 《数奇篇》:“亲戚之丧在野者, 数奇 皆往葬之;姑姊妹之无主失时者, 数奇 皆取而嫁之。”

国语辞典

无主[ wú zhǔ ]

⒈  没有君主、领导者。

《书经·仲虺之诰》:「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
《三国演义·第一〇回》:「军士无主,望风奔逃。」

⒉  没有主人。

唐·许棠〈成纪书事〉诗二首之一:「满野多成无主冢,防边半是异乡人。」

分字解释


※ "无主"的意思解释、无主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四年来第一次这么六神无主,第一次感觉这么无助。

2.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滴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的倔强。

3.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不怕开始众说纷纭,只怕最后莫衷一是。

4.一干工作,二目无神,三魂游离,事(四)事不会,五内俱焚,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面玲珑,九流之人,十分吃香,百般惬意,千载一时,万无一失!

5.小明被这个意外吓得心惊肉跳,六神无主。

6.“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我尊重梅花的铁骨冰心,欣赏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所以,我喜爱梅花。

7.城市人毫无主见,只限于在街边或饭桌上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虽然他们生活舒适,却从未放弃追逐新鲜事物,即使他们什么都不缺、而幸福也根本与他们想要追逐的东西无关。

8.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9., 眼前是一个坚强的年青人,他巍然屹立,顶住那股长长的忧郁的、慢吞吞地流过来的潮流。那是一股毫无主见、动不动就屈服的潮流,也是估计错误、冲击微弱的潮流。

10.,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搞得他反而六神无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