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登春台登春台的意思
dēngchūntái

登春台


拼音dēng chūn tái
注音ㄉㄥ ㄔㄨㄣ ㄊㄞˊ

繁体登春臺

登春台

词语解释

登春台[ dēng chūn tái ]

⒈  《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后以“登春台”比喻盛世和乐气象。

⒉  曲名。宋太宗所制小曲小石角之一。

引证解释

⒈  后以“登春臺”比喻盛世和乐气象。

《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晋 潘岳 《秋兴赋》:“仰羣儁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登春臺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烱烱。”
唐 陆贽 《登春台赋》:“登春臺而写望,独观化以娱情。”

⒉  曲名。 宋太宗 所制小曲小石角之一。

《宋史·乐志十七》:“太宗 洞晓音律,前后亲制大小曲及因旧曲剏新声者,总三百九十……小石角九:《月宫春》、《折仙枝》、《春日迟》、《綺筵春》、《登春臺》、《紫桃花》、《一林红》、《喜春雨》、《汎春池》。”

分字解释


※ "登春台"的意思解释、登春台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标识背面,则写有“春熙”来源的典故———“众人熙熙,如登春台”字样。

2.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路名取自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一语,后来它成为成都市著名的商业品牌和城市名片,但一直没有自己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