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ōngtáng

哄堂


拼音hōng táng
注音ㄏㄨㄥ ㄊㄤˊ

繁体鬨堂

哄堂

词语解释

哄堂[ hōng táng ]

⒈  唐御史台有台、殿、察三院,以一御史掌杂事,称“杂端”。公堂会食,皆绝言笑,惟杂端失笑,则三院合座皆笑,谓之“哄堂”。事见唐·赵璘《因话录·御史三院》、宋·曾慥《类说》卷十四。后以指众人同时大笑。

引证解释

⒈  唐 御史台有台、殿、察三院,以一御史掌杂事,称“杂端”。公堂会食,皆绝言笑,惟杂端失笑,则三院合座皆笑,谓之“哄堂”。事见 唐 赵璘 《因话录·御史三院》、 宋 曾慥 《类说》卷十四。后以指众人同时大笑。参见“烘堂”。

《红楼梦》第四一回:“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起来。”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呆官》:“吏役笑不可遏,竟至哄堂。”
阿英 《<花面杂剧>题记》:“总之,《花面杂剧》不是‘游戏笔墨’,目的在使人读之‘哄堂’。”

⒉  鬨堂:满屋皆大笑。参见“烘堂”。

清 尤侗 《瑶宫花史小传》:“嘲戏百出,一座鬨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司文郎》:“言已,鼓掌; 王(王平子 )和之,因而鬨堂。”

国语辞典

哄堂[ hòng táng ]

⒈  众人同时大笑。参见「哄堂」条。

《聊斋志异·卷四·狐谐》:「主客又复哄堂。二客,陈氏兄弟,一名所见,一名所闻。」
《红楼梦·第四〇回》:「刘姥姥听了,想了半日,说道:『是个庄家人罢。』众人哄堂笑了。」

分字解释


※ "哄堂"的意思解释、哄堂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如我的普通话发音不准,我主动请教发音好的同学,并向他们学习,虽然,我的发音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但我的谦虚,我的好学,我的不耻下问,却给同学们起了表率作用,还培养了他们诚实的品格。

2.如我的普通话发音不准,我主动请教发音好的同学,并向他们学习,虽然,我的发音常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但我的谦虚,我的好学,我的不耻下问,却给同学们起了表率作用,还培养了他们诚实的品格。

3.那天临放学的时候,老师格外高兴,她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拽着自己头发想离开地球”的人的故事。接着她又模仿起来,动作特别滑稽,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有几个女孩子都笑出眼泪来,竟忘了放学了。

4.大李擅长讲笑话,时常妙语连珠,谈言微中,引得哄堂大笑。

5.上午公司一2货妹子去理发店剪了一个小短发,兴高采烈的跑到办公室炫耀,大声喊:“你们看我的小酷头怎么样?”大家一听哄堂大笑,妹子当时脸红了跑了。

6.滑稽表演引起整个礼堂的人哄堂大笑。

7.迫不及待:他那迫不及待的样子,引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8.大李擅长讲笑话,时常妙语连珠,谈言微中,引得哄堂大笑。

9.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你吹嘘自己的良好习惯:每天我用澡巾洗澡两次,用毛巾洗脸四次,用纸巾擦手六次,用卫生巾擦嘴无数次。大家哄堂大笑!

10.无法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跟着观众一起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