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俸禄


拼音fèng lù
注音ㄈㄥˋ ㄌㄨˋ

繁体俸祿
词性名词

俸禄

词语解释

俸禄[ fèng lù ]

⒈  旧称薪给。

事不肯多做,俸禄却不少拿。

official's salary;

引证解释

⒈  官吏的薪给。

《韩诗外传》卷九:“田子 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三国志·吴志·朱桓传》:“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优老》:“﹝ 康熙 ﹞二十一年 云南 平, 世缨 疏辞俸禄且乞骸骨,特赐白金三百两,驰驛回籍。”
冰心 《两个家庭》:“谁知回国以后,政府只给他一名差遣员的缺,受了一月二百块钱无功的俸禄,他已经灰了一大半的心了。”

国语辞典

俸禄[ fèng lù ]

⒈  官吏每年或每月所受的财禄。

《后汉书·卷六一·左雄传》:「有志操者,加其俸禄。」
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

分字解释


※ "俸禄"的意思解释、俸禄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治理天下,顺应自然规律,适合地理条件,任用贤德的人,设官分职,各司其事,分封诸侯,区分等级,按照爵位高低给以不同的俸禄。

2.可这个督察是个欺上压下、作恶多端的贪官,陶公早有所闻,他对夫人说:“我能为五斗米俸禄对这样的人折腰吗”。

3.似若陷入睡梦一般,迷离之间,铁牛仿佛看到了自己拿到了内门弟子的俸禄荣归故里,邻居亲戚纷纷点头赞不绝口,爹娘更是喜不自禁不断的夸着自己。

4.十二、在广五年,百废俱兴,以兼司俸禄赠学校,增摧锋军春衣钱,别给水军出戍粮米。

5.治理天下,顺应自然规律,适合地理条件,任用贤德的人,设官分职,各司其事,分封诸侯,区分等级,按照爵位高低给以不同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