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ǐnlǐn

凛凛


拼音lǐn lǐn
注音ㄌ一ㄣˇ ㄌ一ㄣˇ

繁体凜凜


凛凛

词语解释

凛凛[ lǐn lǐn ]

⒈  寒冷。

水气凛凛。

cold;

⒉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凛凛如生。

stern; awe-inspiring; severe; strict; be forbidding in appearance;

引证解释

⒈  寒冷。

《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螻蛄夕鸣悲。”
《文选·潘岳<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李善 注引《说文》曰:“凛凛,寒也。”
唐 岑参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冰片高堆金错盘,满堂凛凛五月寒。”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一折:“疏剌剌风乱鼓,寒凛凛望长天一色粉粧铺。”
《西游记》第四八回:“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号空;惨雾重浸,大雪纷纷盖地。”

⒉  借指年老。按,此用前引“岁云暮”之意。

宋 苏轼 《李杞寺丞见和复用元韵答之》:“吾年凛凛今几餘,知非不去惭 卫 蘧。”

⒊  威严而使人敬畏的样子。

唐 王勃 《慈竹赋》:“气凛凛而犹在,色苍苍而未离。”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九:“予观 颜平原 书,凛凛正色,如在廊庙,直言鯁论,天威不能屈。”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灯火直下,见了你兄弟身材凛凛,相貌堂堂,教那姐姐可是怕也不怕。”
《明史·齐泰黄子澄等传赞》:“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
《再生缘》第二二回:“皇都掛榜纳英才, 熊浩、芝田 上马来。壮志堂堂行色远,英风凛凛战谋偕。”
茅盾 《右第二章》:“站在这两个威风凛凛的人面前, 李先生 自己也好象变做另一个人了。”

⒋  惊恐畏惧貌。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初, 孙权 以妹妻 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餘人,皆亲执刀侍立, 先主 每入,衷心常凛凛。”
宋 苏轼 《陈公弼传》:“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
元 无名氏 《连环记》第一折:“方今 汉朝 献帝 在位,被那 董卓 专权,擅作威福,生杀由己。文武百官,皆凛凛不敢正目而视。”
明 张居正 《<张太岳集>序》:“严大辟之刑,俾九围之人,兢兢辑志,慢肆之吏,凛凛奉法。”
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传》:“二臺省者即 光斗、涟 也,两人公忠一体,有所举劾,必諮而后行,权贵人皆凛凛畏之。”

⒌  犹犀利。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吴氏寄夫歌》:“昔君初奏三千牘,凛凛文锋谁敢触?”

国语辞典

凛凛[ lǐn lǐn ]

⒈  寒冷。

汉·蔡琰〈胡茄十八拍〉诗一八首之五:「冰霜凛凛兮身苦寒,饥对肉酪兮不能餐。」
《文选·潘岳·寡妇赋》:「夜漫漫以悠悠兮,寒凄凄以凛凛。」

⒉  态度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

如:「威风凛凛」。

分字解释


※ "凛凛"的意思解释、凛凛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传说狴犴不仅急公好义,仗义执言,而且能明辨是非,秉公而断,再加上它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除装饰在狱门上外,还匐伏在官衙的大堂两侧。

2., 松树葱翠地站在白皑皑的雪地里,随着凛凛的东南风,摇摆着身子,收回尖厉难听逆耳的咆哮,像是故意在鄙视冬天。

3.他的举止是那么温文尔雅,就像一个风度翩翩的学者,但一进入比赛场地,他立即变得英姿勃发,威风凛凛。

4.它就这样威风凛凛地挺立在虎门侧翼沙角炮台底下一棵古老的榕树下,被茂密的树冠遮挡着,冷森森的炮口直指远方的惊涛骇浪。

5.你看啊,瑟瑟的寒风在大沥步行街上呼呼地刮过,吹起了地上的落叶,各家的窗户紧紧实实地关着,似乎人们都不迎接这位“威风凛凛”的寒风。街上空无一人,只有寒风在街上徘徊。我想:“这鬼天气真冷!”。

6.不知道林弈心中所想的罗沅欣却是以功臣自居,竟还有点沾沾自喜,威风凛凛地挥手喝令道:“缴下兵刃,全数收押!”。

7.游走在北方的冬日里,寒风凛凛,人们整日呼吸着有毒的雾霾,耳边尽是喧闹纷乱的车水马龙。

8.军队浩浩荡荡出发了,皮卡车在沙漠上掀起滚滚烟尘,雇佣兵们戴着风镜,围着阿拉伯茶巾,威风凛凛,杀气腾腾。

9.三军仪仗队的阵容威风凛凛:列队时个个昂首挺胸、神采奕奕,行进时人人目光炯炯、步伐坚定,不愧是国威、军威的代表。

10.面对一个个栩栩如生、威风凛凛的兵马俑,谁能不惊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