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án

嫌疑


拼音xián yí
注音ㄒ一ㄢˊ 一ˊ
词性名词


嫌疑

词语解释

嫌疑[ xián yí ]

⒈  猜疑;怀疑。

suspect;

引证解释

⒈  疑惑难辨的事理。

《墨子·小取》:“处利害,决嫌疑。”
《楚辞·九章·惜往日》:“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朱熹 集注:“嫌疑,谓事有同异而可疑者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

⒉  谓被怀疑有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一》:“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新唐书·刘文静传》:“公据嫌疑之地,势不图全。”
《红楼梦》第二七回:“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
鲁迅 《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用现在最流行的谥法来说,就是大有‘汉奸’的嫌疑。”

⒊  怀疑;猜疑。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山民去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嫌疑,有所执拘。”
《南史·邓琬传》:“子勛 次第既同,深致嫌疑。”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上虑其兄弟日后嫌疑。”

国语辞典

嫌疑[ xián yí ]

⒈  被怀疑与某事相牵连。

《三国演义·第九〇回》:「蛮人累有废杀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终不相信。」
《红楼梦·第九回》:「贾珍亦风闻得些口声不大好,自己也要避些嫌疑 。」

怀疑

信任

⒉  猜忌、怀疑。

《红楼梦·第二七回》:「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罢了,倒是回来的妙。」

英语suspicion, to have suspicions

德语Argwohn, Verdacht (S)​, verdächtigen, argwöhnen (V)​

法语soupçon

分字解释


※ "嫌疑"的意思解释、嫌疑是什么意思由语文宝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刑事案件中,如果不能充分证明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有罪或者犯较重的罪,就应当作出无罪或者罪轻的判决,这就是所谓“罪疑惟轻”的原则。

2.侦查机关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表,应当提倡其以正大光明的手段履行职责,而不得寄希望于从嫌疑人身上获取不正当之便利。

3.6月1日,两名犯罪嫌疑人分别向肇州市的两名高考考生以6000元每套的价格出售了高考作弊设备,以每科5000元的价格预收取高考考中试题及答案费用。

4.结果受害人认出3人并报警,长乐警方随后及时将“故地重游”的3名嫌疑人抓获。

5.想洗清嫌疑,方法有很多,语言辩解只是其中的一种,但也是最无力的一种。实力也是一种辩解的方法。老猪

6.3月12日凌晨,陕西省华阴市五方管区一家祖孙3代4口人被杀害,嫌疑人29岁的项某藏匿紫阳山中3天后,被警方在其家中抓获。

7., 事故中队一方面暗底下派人蹲守等候,另一方面利用嫌疑人身边的好友传达信息,进行政策攻心,敦促其尽快投案自首。

8.考试时东张西望,就难免有瓜田李下的作弊嫌疑。

9.河南摔童事件的犯罪嫌疑人,因为是公安人员,受到体制、权力集团的集体庇护,却逍遥法外。

10.女子有真心爱慕男子的俊秀与温柔,而男子有不可信赖的嫌疑。紫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