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慈子孝的成语故事


父慈子孝

拼音fù cí zǐ xiào

基本解释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处《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父慈子孝的典故

春秋时期,卫庄公十分喜欢他的宠妾生的儿子州吁,大夫石碏劝谏他不要过分溺爱,说骄奢淫逸会让他走上邪路,只有从小教育他“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庄公不听劝谏,结果州吁杀桓公而自立,把国家治理得乱七八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父慈子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缝衣浅带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今子修文武之道,掌天下之辩,以教后世,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
歇斯底里 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劳民伤财 《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肝胆欲碎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以身试法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爱才如渴 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春山如笑 宋·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因噎废食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十羊九牧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