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金门的成语故事


玉堂金门

拼音yù táng jīn mén

基本解释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

出处汉·荀悦《汉纪·成章纪》:“玉堂金门至尊之居,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象,玉氏之应。”


暂未找到成语玉堂金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玉堂金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鸣锣开道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大凡官府出街,一定是鸣锣开道的。”
坚强不屈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目光短浅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章:“这位精明的庄稼人思前想后,竟得出了一个目光短浅的结论。”
严阵以待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秋水伊人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褒善贬恶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三人行,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推三阻四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这事情应难、应难造次。”
饿虎吞羊 《清平山堂话本 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角巾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