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一木的成语故事


一草一木

拼音yī cǎo yī mù

基本解释一棵草;一棵树。比喻细小或平常的东西。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劭传》:“春一草枯则为灾,秋一木华亦为异。”


暂未找到成语一草一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草一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有两下子 欧阳山《三家巷》:“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
一轨同风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苦尽甘来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受彻了牢狱灾,今日个苦尽甘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防患于未然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白日见鬼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六卷:“在京师时有语曰:‘吏、勋、封、考,笔头不倒……工、屯、虞、水,白日见鬼。’”
心直口快 元 张国宾《罗李郎》第四折:“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哥哥是好人。”
可想而知 宋 王楙《野客丛书 汉唐俸禄》:“而郊以吟诗废务,上官差官以摄其职,分其半禄,酸寒之状,可想而知。”
古色古香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生死有命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药物,所能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