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接受一个新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当第一次为新学生上课的时候,惯例总要讲一些作为语文教师对于语文学习的理解和认识,帮助学生把握老师的教学思路,明确学习重难点。当然,也会提出一些学习的具体要求,列出一些必读书目。
对于初中新生而言,必须明确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首先帮助学生梳理一下语文学习的知识脉络。我主要是从中高考试卷的试题类型的角度出发,同时贯穿大语文的教学观念,兼顾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让学生明了自己学习中需要着重注意的方面。
从中考题型的角度来说,初中语文试卷上的试题主要分为四大类型:
初中语文试卷满分120分,其分值的大概分布如下:
1.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0分左右)
这一部分内容比较庞杂,主要包括字音字形、基础语法知识(病句修改、关联词运用等,不做语法知识的硬性要求,只要求学生会用)、修辞手法、文学常识(包括名著阅读)、古诗文积累运用(包括课内古诗文及课外古诗词)等。
2.综合性学习(10分左右)
综合性学习内容更加灵活,但一般而言,着重考察的是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比如图文阅读、材料比较分析、标识的寓意解读等。从中考来讲,目前出题已经陷入套路之中,以后可能会有较大的变化。
3.阅读(35分左右)
初中试卷上的阅读主要分为两部分,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一般而言共两篇,第一篇为记叙文,第二篇为说明文(八年级重点讲述)或议论文(九年级重点学习)。所有选文来自课外(这一点和小学语文的区别大一些,一般小学阅读都有课内阅读的内容)。
古诗文阅读则是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文言文阅读,一般为课内与课外比较阅读。另一部分则是古代诗歌赏析,内容来自初中语文课本,既包括精读、自读内容,也包括课本中包含的课外古诗词背诵部分的内容。
需要强调的是,相较于此前的语文课本,部编版语文课本提升了阅读的要求,除了阅读量的要求增加外,阅读的深度要求也有所提升。尤其是对于古诗文和课外阅读部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本学期计划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学生的课外阅读课程,学生读和教师解读相互结合,帮助学生提升阅读量,扩大阅读的视野。
4.写作(50分)
初中语文作文的一般要求是,从字数来讲600字以上,文体来讲一般诗歌除外。
从写作的形式来讲,主要有话题作文、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关于作文,由于涉及到的知识较多,这里只简单列出基本的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会逐渐讲解和训练。
课后作业
1、预习第一课《春》,要求能够背默全文;
2、写一篇命题作文,题目为《蓝色的天空》。要求:600字以上,诗歌除外。通过作文来把握一下学生的语文素养水平。
附录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书单
